前情提要:
  從921地震的原鄉重建經驗中,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學習和體認到:部落才是在地問題的專家,唯有結合部落的力量,外來的資源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,基於這樣的理念,至善藉由支持與培力原鄉青年的過程,增進部落組織合作,期待進一步促成部落重生與永續發展。這是聯勸所支持88水災重建案之一:『至善八八水災原鄉永續重建計畫』。


莫拉克颱風即將屆滿一周年,前些日子,至善與其培力的五個工作站,帶著感恩的心情舉辦紀念茶會。 

 



 

  所以當意見越分歧的時候,更需要花時間溝通,就像勤和部落。江淑嬌是勤和專案資助的在地工作者,這個部落出現三種不同的聲音:永久屋、離村不離鄉的永久屋以及原地重建。剛開始還因為彼此選擇不同吵架、壞了感情。
  阿嬌笑著說:「族人會一起去打零工、一起做禮拜,就是不講話。」她有些無奈地說:「水災發生時,部落族人被分送到三個地方安置,也就恰巧討論出三種不同的意見。」不過,阿嬌也很慶幸,雖然族人對住的問題有不同看法,但對文化、產業、服務層面的事,想法倒是很一致,這對重建很有幫助。
 
  蕭嫣勤是三地門鄉的在地工作者,也是在城市長大的小孩,高中畢業後去夏威夷念五年書,原本在高雄有一份高薪的翻譯工作。她也和許多原青一樣,水災後才踏上這條尋根之旅。蕭嫣勤說:「認識外面世界越多,越不認識自己。」「我接觸過許多不同文化的洗禮,並不代表認識自己文化越多。」他憂心族人的消極,會讓部落失去自主性,她主要的一個工作是編輯部落的刊物,她希望透過刊物促進部落的情感交流,也讓外界知道大社部落正在為重建未來生活努力。 


 

 

  身為「全世界」僅存四百人的卡那卡那富南鄒族人的阿布說:「她永遠記得風災發生當時,有位耆老問她:我們的族人會不會在這一次的災難中消失。」耆老的憂心,阿布體會到年輕人族人的責任更重了。她說:「喘息是為了找下一步立足點,族人的自我覺醒,是他們再起的動力。」
  杜素芳是霧台專案資助的在地工作者,婚前只是個從小在平地長大的魯凱族人,因為先生的保育觀念嫁回山上。感恩茶會的這一天,她用原住民慣常的幽默口吻說:「為了今天這場盛會,我把自己最好的鞋子、最漂亮的裙子都穿出來,」素芳當天穿了一件蕾絲及膝的裙子,她很驕傲地推銷他們帶來的咖啡與花生。

  霧台達巴里蘭部落很幸運地在至善、謝英俊建築師團隊等團體的協助下,在山下蓋了中繼屋。素芳激動地說。「這是空前的創舉。」先住進中繼屋,霧台部落有了「時間」去思考下一步,部落族人想重建的家,是有靈魂、有回憶的家,這樣即使在陌生的土地上,也不會感到孤單。

 



 

  原住民青年為了部落永續,回到部落進行重建工作,展現不一樣的生命姿態,他們還在重建的漫漫長路上學習,學習傾聽不同的意見,並持續對話著,直到找回原鄉部落的共識與凝聚力。

  門口處的梅子試吃攤位,斗大的「自立的堅持」很吸引人,也饒富意義,這是桃源鄉勤和部落梅子加工班的產品;會場內還有霧台鄉生產的咖啡和花生、那瑪夏鄉的手工肥皂、三地門鄉的手工藝品,他們用自己的力量、自己的聲音告訴社會,這裡是我們的家,他們要為自己的部落發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聯合勸募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